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懒惰者,法律只帮助积极主张自己合法权利的人,而不帮助怠于主张权利的人.所以,维权要及时。至于如何界定是否及时,就要关注关于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。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》相关规定:1、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,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2、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:(1)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;
(2)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申明的;
(3)艳福或者拒付租金的;
(4)寄存财务被丢失或者损毁的。
3、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。但是,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,人民法院不予保护。有特殊情况的,人民法院可以盐城诉讼时效期间。
4、超过诉讼时效期间,当事人自愿履行的,部首诉讼时效限制。
5、再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,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,诉讼时效中止。从中止失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,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。
6、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、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。从中断时起,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。
7、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,依照法律规定。